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市交通运输局创新推出全链条服务模式
船检“三招”省出百万效益

来源: 南通市交通运输局 发布时间:2025-07-31 09:11 字体:[ ]

今年1至6月,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二大队聚焦船舶检验领域痛点堵点,创新推出全链条服务模式,通过图纸四方确认、远程检验、通检互认三项举措,累计为企业节约成本超百万元,以精准服务助力地方船舶工业高质量发展。

为从设计源头规避建造风险,支队在全省首创新造船图纸送审前四方确认机制,该机制组织船厂、船东、设计单位及验船师四方联动,针对船舶关键参数、结构设备、建造工艺等环节进行前置审核。上半年,已有29艘新造船得益于该机制,通过在设计环节提前介入、精准排查并消除潜在隐患,有效避免了后期返工导致的成本攀升与工期延误。“四方确认让我们在设计阶段就规避了3处结构隐患,单船至少节省修改费用15万元。”江苏宏远风维船舶有限公司负责人说,该机制不仅降低了企业成本,更提升了船舶建造质量,为后续运营筑牢安全基础。

针对营运船舶检验耗时长等难题,支队对具备条件的船舶推行远程检验服务。通过视频连线、数据实时传输等技术手段,完成船舶设备检查、证书核验等流程,实现“数据多跑路、船舶少停航”。上半年累计完成36艘次远程检验,较传统登轮检验节约耗时1035小时,为企业减少成本约38.9万元。如东新港船舶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算了一笔账:“以往船舶停航检验至少3天,现在远程检验‘零停航’,单船年增运营收入超10万元,这是实实在在的惠企红利。”

为便利外省、市籍船舶来通作业,支队建立“通检互认”机制,与长三角多地船检机构达成检验结果互认协议,外港船舶无须返回原籍港即可在南通完成检验。上半年,已有来自安徽、上海等省市的20艘船舶享受此项服务,大幅缩短了待检时间,节约了往返运输成本。“不用再往返原籍港检验,油费和人工成本节省不少,对我们船企来说太实用了。”安徽杰翔物流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对这项服务赞不绝口。

目前,支队已构建起从设计预审到运营检验的全链条服务体系,既保障了船舶航行安全,又减轻了企业负担。下一步,交通运输执法部门将继续深化服务创新,扩大远程检验适用范围,推进长三角船检互认联盟建设,让更多企业享受便捷高效的船检服务,为南通水运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