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十二届第五次会议162号答复
来源: 南通市交通运输局 发布时间:2021-10-08 15:56 累计次数: 字体:[ ]

提案提出者:

民盟南通市委员会

提案编号:

162号

标题:

关于规划建设换乘中心,优化我市公共交通环境的建议

提案内容:

情况分析:

近年来,我市公共交通事业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持续增加投入,交通运输职能部门实施了丰富优化公交线网、限时免费换乘、改善站点服务设施、开辟公交专用通道等大量基础工作,较好地满足了公众多样化的出行需求。随着南通通州海门相继撤市建区,主城区面积及人口不断扩张,加上轨道交通的开工建设以及新社区新商圈陆续涌现,公交线路和站场换乘基础设施资源短板明显,市民公交出行分担率和车辆运行效率依然偏低,全市公交资源供给和市民群众的美好交通需求还存在较大的矛盾。目前,南通市区公共交通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线路班次分布不均,间隔时间长

尽管我市目前公交线路总量较多,但主要沿老城传统主干道路聚集分布,方向比较单一,覆盖面还存在盲区。不同线路的公交班次差距大,少数热门线路3-5分钟一班,多数线路维持在10-20分钟一班,部分线路达到30-60分钟一班,一旦出现交通拥堵将导致市民出行严重延误。除开发区外,远郊的公交线路班次偏少,收车早,间隔长,居民依赖公交出行很不方便。多数有时间和速度需求的市民群众,只能无奈采取自驾、电动车等出行方式。

2.线路运行周期较长,承运效率低

我市部分公交线路虽经调整优化,但总体仍存在路程过长以及路线曲折等状况,部分线路要经过繁华闹市区、汽车单行道、社区支路等复杂路段,有些线路沿途经过几十个红绿灯,加上地铁施工和道路频繁改造,公交车运行准点率不高。另外,不同线路客源差异大,少数热门线路开行早、收车晚依然保持满座,多数线路不同时段和区域客流悬殊,有的线路长期处于近乎空驶状态,给公交排班和调度带来不确定性,经常陷入客满-加班-方便-客更满;少客-减班-不便-客更少的恶性循环怪圈。

3.站场基础设施短缺,换乘衔接难

我市公交首末站和停车场缺口较大,社区公交配套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七成以上线路存在占道停车回车现象,候车区域设置不科学,交通安全隐患突出。老式站场面积狭小,改造调整困难,不能满足实际使用需求。公交换乘节点缺乏系统设计,无缝换乘中心稀缺,同站换乘空间不足,异站换乘标识不明显。现有热点换乘站点大多集中于城区拥堵地段,公交车道及车位紧张,难以满足居民群众便捷安全高效换乘需求。

4.管理模式有待完善,信息化程度低,

我市近年来逐步推广公交扫码刷乘、电子站牌便民举措,改善了市民群众的出行体验,但是不同公交公司处于分割独立状态,公交大数据的采集应用还不够充分,移动客户端的系统稳定性还有待提升,公交卡种类多缺乏集成整合,缺乏和市内外交通系统的兼容,社会认知熟悉程度还不高。

具体建议:

改善我市公交环境要从源头入手,完善公交换乘系统,优化重组网络平台,创新运营模式机制。为此,建议:

1、科学规划,建设区域换乘枢纽

我市职能部门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根据南通未来大城市空间格局以及人口出行需求,注重顶层设计,精心编制十四五公交发展专项规划,选址建设若干市级换乘中心和区域换乘点,并以此为支点重新架构长途、干线、支线三级公共交通网络,完善各类交通分工衔接机制,全面改善南通城市公交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和管理水平。

市级重点换乘中心的规划布点和打造,要统筹南通西站、南通火车站、南通客运东站、南通机场以及新机场等交通枢纽,城西的原长途客运总站、城北的原客运东站、城东的五一路及校西公交停车场、狼山旅游集散地、永兴车站等主城区传统换乘场所,以及通州金沙、海门街道、家纺城园区等城市副中心行政单元,同时适当对老城区环西广场、南通大饭店等核心地带换乘设施进行改扩建。

2、整合资源,提高公交运营效率

我市交通部门要指导公交运营企业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科学编排城市公交线路,除保留部分区域间长线公交外,跨接点的线路一般按换乘中心截断,节点间交通由单一线路统一负责,从而缩短单线路公交运营里程,减少复杂路况不可控因素,有效提高班车准点率。线路运营里程的缩减和重复线路的合并,可在不增加资源的基础上密集公交班次,缩短发车间隔,甚至做到随到随走,大大减少市民群众的候车时间。

要通过完善换乘系统,改变以往多路公交在闹市区聚集、挤占路面资源现象,有效地治愈中心城区公交站台混乱综合症,缓解交通拥堵压力并消除安全隐患。公交部门将乘客疏导到环境设施优良的换乘中心后,可以优化服务和调度管理质量,提高乘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使得衔接更加快捷有序,同时减少恶劣气象条件下候车的不利因素。

3、瞄准需求,扩大覆盖辐射范围

我市交通部门要坚持居民公交出行需求侧改革,采集梳理全市公交客户群体及出行特征、出行规律、空间分布等情况,并借助大数据技术和云平台进行分析研判,打造换乘中心+小区域的辐射模式,方便公众快速抵达行政中心、商圈、景区、医院、学校、园区、居民区等热点地区,解决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增加公共交通受益面。要依据客流变化动态优化班次线路,适当增开部分高峰临时线路,合理配置多种公交车型,科学调整车厢座位数量,减少空驶空载率,提高运营效率。要利用互联网+公交技术,强化公交公司间信息融合,加强与高德百度等导航平台合作,打造高效统一的导乘换乘智能网络平台。

4、系统思维,优化交通接驳体系

我市一方面要完善各类公交自身的换乘问题,还要提前谋划考虑公交与其它出行方式的衔接配套,尤其是与轨道交通、铁路、长途客运、空港以及非机动车和大型停车场的无缝接驳,并在主要换乘枢纽间开辟夜航夜宵线,提升各类交通方式的衔接效率。要在换乘中心和换乘点建设充足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场地、停靠站点、行人步行空间等基础设施,补齐城市功能区的交通资源短板,发挥立体交通综合效益。

5、加大投入,完善建管扶助政策

公共交通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和民生性,仅靠公交运营单位难以负担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维护费用。政府财政部门要加大公交站场、换乘中心等项目投入代建力度,切实保障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用地需求,建立绿色审批流程。在商业和居民小区开发建设中,要同步规划公交站点、回车场等配套设施,提高地面及地下土地资源集约化利用,满足市民绿色出行换乘需求。

要引导居民群众形成换乘习惯,充分发挥政策杠杆作用,细化换乘减免优惠措施,制定阶梯票价模式,理顺不同特殊人群乘车规则,优化公交运营环境。同时,要引导各类公交运营单位资源整合及股份制混改,推动站场资源协同利用,并加强站场空间资源综合开发,发挥自我造血功能,减少财政补贴压力。

承办单位:

主办:

交通运输局

会办: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财政局

答复日期:

2021-6-17

答复内容:

民盟南通市委员会:

你单位提出的“关于规划建设换乘中心,优化我市公共交通环境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公共交通事业的发展,市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充分发挥各自职能,积极贯彻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在线网发展、场站建设、智慧出行、便民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进一步满足了市民公交出行需求。但与周边先进城市相比,还存在明显短板,公交吸引力不足,分担率不高。公交场站等基础设施与公交发展需求还不能完全匹配,存在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衡、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公交场站是支撑公交线网合理布设、服务片区出行需求的基本保障,因此规划建设换乘中心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你单位的建议,我局高度重视,主动对接规划、财政等部门,共同研究解决路径,现将建议一一反馈如下。

一、关于科学规划,建设区域换乘枢纽的建议

规划是发展的先导。目前,省级部门正在研究编制《江苏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提出以补短板、重衔接、优网络、提效能为重点,建设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的目标,对客运枢纽场站建设,提出推动客运“零距离换乘”,市级相关规划正在编制中,北沿江高铁南通站、南通新机场建设已列入规划。

我市轨道1、2号线正在顺利推进中,市规划部门结合相关城市发展经验,为实现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的有效衔接,提高市民的换乘效率,提升公共交通的吸引力,已开展《需求导向下的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一体化衔接示范性设计研究》和《南通市轨道交通换乘设施设计导则》研究。

下一步,我局将主动配合规划部门,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开展“十四五”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研究,加强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等的有效衔接,强化公共交通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和前瞻性,密切关注南通城市功能定位、格局调整和产业转移新动向,发挥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在城市交通中的支撑引领作用。统筹考虑各级换乘中心的规划布点,服务公交网络的构建。

二、关于融合资源,提高公交运营效率的建议

公交线路的优化调整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对于大批次的调整,广泛向社会公开征求线路优化调整建议或意见,并召开座谈会,邀请相关专家或热心市民参加座谈并提出建议。通过优化调整,进一步完善线网,方便市民出行。为减少线网重叠,提高通行效率,近两年我们在给里程过长线路做减法,如在2019年将公交10路、58路分别截短7KM、9KM,优化调整后的线长约21KM,从另一方面也减轻了驾驶员的单程驾驶时间过长导致疲劳驾驶、安全隐患增加的风险,实施近两年,得到了市民的认可。

近两年,因为线路的合理优化调整、公交专用道的建成投运以及换乘优惠举措的推行,尽管受到主城区道路施工及换乘中心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公交车运营效率仍然得到了提升,经测算,早晚高峰时段平均运营速度已达到17.5公里/小时,已接近18公里/小时的目标。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整合公交站点、车辆、人员等资源,充分运用南通市区客流状况大数据功能,组织专家团队开展公交运营整合与优化专题研究,加强信息共享,不断完善线网,逐步形成结构完整、层次分明、运营科学、绩效更优的南通公交网络体系。

三、关于瞄准需求,扩大覆盖辐射范围的建议

公交线网的新辟或优化调整均建立在市民出行需求的基础之上。近年来,根据公交线网特点及客流需求,不断优化公交线网,重点消除公交盲区,提升城市公交供给能力,致力于形成“骨-主-支-微”层次分明的线网结构,逐步构建层次明晰、布局合理的公交线网体系。2020年,主城区新辟9条、优化14条公交线路;今年以来,主城区已新辟5条,优化17条公交线路。同时,开展定制公交出行需求调研,掌握特定人群、特定时段、特定目的地的出行需求,采用线上预约、线下组织等方式,增开购物专线、校园专线等。在智慧出行方面,2019年将“掌上公交”与“畅行南通”APP整合,“畅行南通”APP作为南通“智慧交通”系列服务产品之一,功能更加全面,可为市民提供实时交通出行信息。除了实时公交信息、公交换乘查询外,还具备出租车一键召车、在线订购汽车票等众多功能。

下一步,针对长距离线路,根据客流分布、场站设置、道路条件等,以大站快线或并线、缩线鼓励同站点换乘等方式,进行线路优化,从而达到运营线路的充分利用,尽量避免线路资源的浪费。同时,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以社会效益为中心,持续关注线路客流情况及百姓出行需求,适时调整运营线路的班次和首末班运营时间,进一步方便市民公交出行。我们也将进一步完善“畅行南通”APP各功能模块,加强与各部门的联动协同,加强各类数据的复用,并与“南通百通”APP做好对接,在公共交通工作中增加各类数据的使用场景,为市民提供一揽子公交智慧出行服务,打造高效的导乘换乘智能网络平台。

四、关于系统思维,优化交通接驳体系的建议

优化交通接驳体系,尽可能缩短各类交通方式(含城市轨道交通、长途汽车、地面公交、出租车、网约车、社会车辆等)的换乘距离,方便市民出行是我们的目标。

目前南通西站综合交通枢纽零换乘方式已基本实现(除轨交在建外),市相关部门将加快推进南通火车站周边修建性详细规划与快速路网规划研究,优化火车站集疏运交通体系,统筹做好周边地块规划调整工作,加快推进南通火车站综合客运枢纽规划建设,确保与北沿江铁路同步建成。

为做好公交与轨交的衔接工作,形成以城市轨交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相互配合、共同发展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我们结合轨道交通站点建设情况,拟开展公交线路接驳研究,研究单位通过招标确定,招标公告已于5月底发布,待咨询单位确定后即开展研究。通过充分利用轨交与公交双方资源,进一步优化站点、线路布局,努力实现公交、地铁换乘“零距离”,服务市民出行。

五、关于加大投入,完善建管扶助政策的建议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主城区公交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加大,一批公交场站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2020年新胜路公交首末站建成,火车站、友谊桥公交停车场完成提档升级,2021新桥公园公交停车场、盘香路公交首末站相继开工建设。爱琴海换乘中心、秦灶三期公交停车场、新胜路首末站(二期)、陆洪闸公交停车场、市北公交停车场及人民西路停车场等项目已列入城建储备计划,目前正在积极协调,推进审批进度。市财政部门将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对场站等公交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继续给予优先安排和必要的倾斜。我局将加强与规划、市政、住建等部门的沟通,争取在商业、居民小区、市政道路规划时,同步考虑配套公交场站的建设需求。

为引导市民换乘,我局不断研究换乘优惠举措,2020年7月,扩大公交1小时内免费换乘惠民范围,将南通飞鹤公交运营的公交车辆纳入,切实提升了市民乘车体验感和满意度,受到市民一致好评。下一步将积极协调通州、海门区相关部门,进一步扩大换乘惠民范围。

为改进传统公交场站的平面开发模式,提高我市主城区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规划部门借鉴先进城市发展经验,结合我市老通启路公交场站地块开发实例,提出了公交场站复合开发方案,该方案的研究成果将应用于市区公交场站的建设中。届时将充分发挥场站复合开发优势,利于客流聚焦与换乘,减轻财政补贴压力。

衷心感谢你单位对我市公共交通运输事业的关心与支持!


南通市交通运输局

2021年6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