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在南通市海门区海永镇三厂路上,春日的阳光透过碧绿挺拔的中山杉滤下斑驳光影,与平整宽阔的黑色沥青路面、醒目靓丽的彩色标线辉映成趣...... 顺着路边“萱与澜民宿”小品指示牌的方向往里,悄然邂逅一处藏匿于绿意中的秘密花园,在这边开启一场远离喧嚣的崇明岛生态之旅。
作为“毗邻交通·花开幸福路”崇明岛样板片区的精品旅游环线,舒适景美的自驾体验是这场跨省际农村公路片区建设取得成功的完美诠释。从去年起,南通市交通运输局主动围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探索打造农村交通服务乡村振兴2.0,按照“规划连片实施、环境连片提升、安全连片强化、 治理连片发展”思路,建成市域11个美丽农村路片区,其中海门建成2个。2025年,海门区交通运输局聚焦区域特色,集合地方资源,以“四好农村路”连点成片,打造5个“美丽农村路”片区,共绘和美乡村新画卷。
整体规划,片区发展“一盘棋”。2025年,海门全区交通计划实施农桥改造5座,区管桥梁改造1座,安防工精细化提升20公里,大中修工程28公里, 为片区建设提供关键支撑。同时,按照“部门联动、条块结合”的模式,推动区级相关要素集聚,整合各条线上级及地方资金约1800万元,重点对三厂工业园区-耀忠村+孝汉村+大洪村+中兴村片区、常乐镇-八烈村+常胜村+匡北村+培才村片区、临江新区-为民村+希圣村+江校村+元菊村+稻香村片区、三星镇-锁金村+平山村片区、正余镇-邢柏村+王灶河村+ 三合村片区,以环境美化和安全提升为重点,实施农村公路改造提升、白改黑、绿化改造等项目,对接国省干线,贯通村组道路,消灭“断头路”、畅通“微循环”,为产业接轨、要素流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同步提升,片区风景“一张图”。今年清明假期,崇明岛生态旅游火了,海门区海永镇萱与澜民宿一房难求,2024年实施的三厂路、花瓣路等片区路域环境提升项目,为这里带来人气和流量。
2025年,海门区优化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一体推进”模式,以三厂,常乐为张謇故里片区 ,突出区域空间特色塑造 ,联合打造“江畔风光”生态片区、“謇公故里”文化片区、“实业兴邦”产业片区、“星牧乡歌”田园片区。通过“四好农村路”串联起张謇纪念馆、汀村、九龙岛文化湿地景区、青龙港1806 景区等旅游节点,进一步实施片区内大洪河路、海门河北路、常匡西路白改黑及通启河路、大洪路等路域环境提升,打造“领略张謇文化人文内涵、欣赏江海特色田园风光”于一体的 全域特色“风景线”。
高效治理,片区维护“一把尺”。为提升全域农村公路的整体形象和环境质量,海门区成立交通干线沿线环境综合整治专班,各区镇、交通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城管局等部门联勤联动,各司其职,建立常态化清理机制。以区管公路为标杆,开展“一公里”路域环境精细化养护示范评选活动,以示范引领高标准推动全区路域环境品质提升。片区内推行“路长+护路员”的管理模式,每条路段都有专人负责,定期开展巡查+专项整治,确保沿路无垃圾堆积、无乱堆乱放现象、无安全隐患。
探索推进“美丽农村路”片区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片区化发展的基础保障。下一步,海门区将持续以农村公路路域环境整治与安全隐患治理为主线,推进“四好农村路”与产业、旅游、文化、生态等深度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