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第0269号建议的答复(关于桥梁与近桥河道同建同治的建议)
来源: 南通市交通运输局 发布时间:2024-11-01 10:00 累计次数: 字体:[ ]

成诚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桥梁与近桥河道同建同治的建议收悉,经会同市水利局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河道是水源的重要载体和生态环境系统重要组成部分,推进河道治理,对于维护河道健康,促进水资源合理利用,保障防洪安全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跨越河道的桥梁建设更是为人类社会活动提供通行便捷的重要交通设施。随着我国多座跨江、跨海大桥特大桥的相继建成,我国桥梁发展进入了桥梁大国向桥梁强国迈进的新阶段,交通强国策略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注入坚强保障。

为避免桥梁建设对河道行洪与水环境造成影响,在前期工作中我们同步开展桥梁通航河道通航条件和防洪影响评价,加强水环境保护,强化桥梁排水设计与施工污水排放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水保方案,严禁工程建设污水进入水源保护区。在桥梁维护与检测方面,我市交通部门严格落实全市公路桥梁运行安全管理制度,根据《公路桥涵养护规范》( JTG 5120-2021)要求,南通公路中心每年组织对全市623座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管养桥梁开展定期检查,包括外业数据采集、病害记录、技术状况评定、桥梁定检健康台帐数据更新。关注桥梁病害发展,分析病害成因,科学拟定桥梁养护维修计划,确保桥梁安全稳定运行。同时,督促地方政府部门认真履行和发挥农村公路行业管理职能,加强农路桥梁日常养护和病害处治,取得了良好成效。全市共7401座农桥,“十三五”以来投资25.7亿元实施危桥改造1380座,桥梁结构性防撞设施280座。今年危桥36座已改造完成32座,乘余4座目前已全部拆除在建,年前建成通车,实现库存危桥清零。农桥管理严格贯彻落实每季巡检一次与三年定检一次检查制度,根据定检结果研定维修方案、更新完善桥梁管理系统、智慧农路系统、电子地图系统数据。

河道水系治理方面,我市水利部门积极探索新时代桥梁河道同建同治新实践,按照“系统化思维、片区化治理、精准化调度、长效化管护”新时期南通“四化”治水新理念,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实施以现有工程为基础,引排连控为手段,精准调度为核心的系统区域治水工程,科学划分治理片区,合理确定引排格局,全面疏通堵点、打通断点,畅通内部河网水系,恢复河道过水断面,改水生态修复成效明显,河道生态系统全面复苏,稳定保持生态流量,水清鱼肥珍禽飞的美好景象逐步再现,全市累计建成幸福河1404条(段),农村生态河道3980公里,城市河道公园39座,切实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下阶段,我们将进一步加强部门交流协作,推进桥梁与近桥河道同建同治。一是加强规划衔接。注重现场勘测和前期论证,强化桥梁建设规划与河道建设规划的有效衔接,保障桥梁建设与近桥段河道整治同步实施。二是加强前期设计。深化桥头岸坡稳定性分析,加强近桥河道岸坡工程防护结构设计,彻实提高河道岸坡的结构稳定性,确保河道运行安全。三是加强日常巡检。严格落实桥梁定检制度,加强日常巡查,发现隐患及时处治,确保桥梁结构运行安全。四是强化部门联动。加强桥梁建设与近桥河道整治相关部门的对接与配合,科学制定整治工作方案,在保障不影响桥梁安全前提下,共同推进近桥河道岸坡防护及清淤疏浚工作,保障河道行洪能力,提升河道面貌。


南通市交通运输局

2024年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