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第0233号建议的答复(关于完善优化交通出行的建议)
来源: 南通市交通运输局 发布时间:2024-11-01 10:01 累计次数: 字体:[ ]

宋才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完善优化交通出行的建议收悉,经会同市公安局、城管局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局大力践行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公交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速,公共交通线网布局不断完善,运营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同时也对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道口进行了多举措改造,相关部门也积极优化路口信号灯配时、实行国省道客货分离及分车型限速、加强停车场管理、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

(一)推进公交基础设施建设

以公交优先示范城市创建、绿色出行城市创建等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努力为广大群众提供温馨、舒适的出行环境。一是推进公交信号优先建设。工农路、江海大道19个路口公交信号优先项目外场施工已完成,正积极推进服务器部署、应用程序设置。二是推进公交候车亭建设。在去年完成48座公交候车亭的基础上,今年继续推进建设58座公交候车亭并同步安装电子站牌,目前已完成北大街、跃龙路27座公交站亭及电子站牌安装,主城区公交电子站牌达540余座。三是推进公交接驳站建设。轨道交通和平桥站公交接驳站已基本建设完成,主城区累计建成4个轨道公交接驳站。2023年如东县也对城区公交站亭进行了维护出新,对城乡公交站牌进行了更新,相关公交线路运营情况均可通过“畅行南通”实时查询。

(二)优化公共交通线网

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开通运营,按照“增衔接、强覆盖、降重复、促融合”的总体思路,不断优化完善城市公交线网,更好满足市民出行需求。今年上半年,推出T1、T2两条“招手即停”响应式公交,并优化M1、M2线响应式运营;新辟M7、城市绿谷景区专线,优化8、29、30、44、76、97、T3、T4路等8条公交线路。如东县也积极推进城乡公交发展,开展公交线路覆盖各主要客运枢纽、乡镇,例如如东火车站至如东汽车站106路东、106路西2条公交专线,栟茶火车站至栟茶换乘中心公交专线,如东汽车站至丰利214路、至洋口222路,岔河客运站至如皋高铁南站毗邻公交838路。

(三)推动公交供给多元化

积极探索公交在功能定位、线网形式、运营策略、服务措施等方面的提升,努力实现公交供给多元化。一是抓好多元公交服务,打造“定制公交”新品牌。今年上半年,开通7条“就医、通学”等定制公交线路,并结合春节、清明特殊节点,先后开行年货购物、学生返乡、清明扫墓、旅游景区等18条专线,不断提升出行便捷度。二是依托“互联网+”平台,实现公交服务精准化。加强大数据分析运用,根据实际客流特征,科学制定排班计划,精准对接乘客出行需求。研发“定制公交APP”,试点推出“线上平台规划+线下运力调度”的响应式“动态公交”模式,用新型公交出行方式提升乘客出行体验。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指导各县(市、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相关公交运营企业密切关注公交出行需求状况,结合实际客流,不断优化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线网,持续探索公交运营新模式,适时推出响应式公交等服务,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公共交通出行的幸福感。

二、改造国省干线公路道口

公路道口间距通常根据道路交通流量、道路等级、地形条件等因素进行规划和设置。我省普通国省干线一级公路的道路开口间距要求为不小于1000米规划控制。近年来我局已对全市普通国省干线不符合要求的公路道口,组织进行了部分封闭、改移、设置辅路、增设安全设施等改造。

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落实相关工作举措,着力提升道路通行条件:一是加强道路规划设计管理。从前期规划设计层面上,严格控制道口开口数量,不具备开口条件地段采取增设辅道或改移措施。二是实施安全精细化提升工程。落实中(侧)分带开口归并,完善中分带护栏设施,对公路沿线视距不良的中分带开口及支路搭接道口处绿化进行修剪改植和完善。三是大力实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结合道路沿线环境与通行状况,设置服务区、公路驿站,协调相关部门对沿线公交站亭港湾式改造,积极提升道路服务水平。

三、优化路口信号灯配时

目前,南通市区所有联网信号灯路口时段划分基本均在3个以上,其中如工农路、江海大道等主要干道上的信号灯路口时段划分已达8个以上。

下一步,公安部门将组织专业技术力量进一步开展市区信号灯路口配时方案精细化优化设计,定期组织开展市区联网信号路口运行巡查及信号控制策略优化,结合交通流特征变化因时因需精细化划分路口时段,设计符合各时段交通流运行特点的配时方案,力争实现主次干道相交等重点路口全天信号方案时段划分不少于8个,外围次支路相交等普通路口信号方案时段划分不少于5个,并至少应包含早高峰、晚高峰、平峰、夜间、过渡时段等时段。除此之外,对于学校、商圈等重要片区周边的信号灯路口配时方案,将结合寒暑假等交通特点变化因地制宜开展信号控制策略优化调整,确保市区信号路口配时方案运行平稳有序。

四、实行国省道客货分离、分车型限速

为进一步加强普通国省道交通安全管理,规范通行秩序,提高通行效率,有效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已在全市具备条件的普通国省道实施中重型货车(黄牌货车)靠右通行交通管控措施,如G204、G228、G328、S334、S353、S430的部分路段。此外,对中重型货车流量较大的普通国省道,已按照普通国省道速度交通管控工作要求,对货车、小客车采取不同的限速值,提高小客车通行效率,加强对货车的速度限制。

下一步,公安部门将继续推进实施该项政策,研究考虑G345通州段实施货车靠右通行政策。

五、加强停车场管理

为满足群众停车需求,有效缓解停车难问题,近年来,一直将增加停车泊位供给、构建有序文明停车环境作为优化完善交通出行工作的首要任务,通过新建、改造、施划、共享四项举措,因地制宜、综合施策,不断增加了停车资源供给。同时出台《南通市机动车停车条例》,对城市停车泊位规划建设管理以及各类停车行为进行了进一步明确。

下一步,城管部门将持续推进停车资源多元供给、开展条例宣贯活动,同时将定期开展停车秩序专项整治,共同推动全社会形成文明有序安全的停车环境。

六、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

一是打造精品宣教品牌。以线性公益广告、安全形势播报、热点话题解析三大板块,与广播电台积极打造FM896《交警面对面节目》,围绕文明创建、知险避祸、省条例解析、冬季攻势等热点话题开播17期,取得较好社会反响。二是创建宣传教育基地。以“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为基本思路,在学校建设现代化宣传教基地和警示教育基地,全力打造融合式交通教育品牌,建成以来共开设各类交通课堂20余个、受教育人次1500余人次。三是做精基层宣教阵地。积极打造“农村公路+创新+文化+旅游+产业”的交通安全宣传品牌样板,通过建设交通安全宣传示范村、安全主题公园、安全文化长廊、安全宣传打卡点等,积极打造精品交通安全宣传阵地,初步形成至上而下、覆盖全域的宣传矩阵。

下一步,公安、交通等部门将持续推进交通安全宣传工作,重点针对事故多发易发的群体、部位开展针对性的宣传教育。


南通市交通运输局

2024年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