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第0145号建议的答复(关于及时调整公交线路的建议)
来源: 南通市交通运输局 发布时间:2024-11-01 10:01 累计次数: 字体:[ ]

周继忠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及时调整公交线路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局结合南通城市空间布局,积极构建以城市轨道交通为骨架、常规公交为主体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并在公开征求市民意见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完善城市公交线网,努力提升城市公共交通线网整体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市民公共交通出行需求。

一、推进“两网”融合

积极回应市民关于城市轨道交通与公交无缝衔接的呼声,通过新建轨道公交接驳站、优化调整公交线路等方式,积极推进城市轨道交通与公交的“两网”融合。一是规划设置公交接驳场站。建成投运城港路、南通大学、振兴路3个轨道公交接驳站,同时租用大剧院、福田寺停车场,推动区域“两网”无缝衔接。二是研究编制线网配套优化方案。编制形成《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配套公交线网优化实施方案》《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配套公交线网优化实施方案》,并在城市轨道交通1、2号线开通后结合实际分步推进实施。三是优化完善线网整体架构。围绕“增衔接、强覆盖、降重复、促融合”的原则,构建完善“主—支—微”常规公交体系,提升公共交通线网整体服务效率。

二、完善公交线网

一是结合城市轨道交通1、2号线开通运行,分别优化42条、13条公交线路,在增强轨道交通与公交衔接的同时,充分发挥了公交站距短、门到门的优势,方便了短途出行、老年乘客出行。二是以轨道公交接驳站为依托,逐步开行M1~M7等7条轨道交通微循环接驳线,衔接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与周边社区、商业区、厂区,进一步增强公共交通线网覆盖率,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题。三是推出T1、T2两条“招手即停”响应式公交,开通7条“就医、通学”等定制公交线路,并结合春节、清明特殊节点,先后开行年货购物、学生返乡、清明扫墓、旅游景区等18条专线,进一步拓展了公交运营服务模式,提升了公交出行便捷度。

三、强化运营衔接

一是结合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时间,合理调整公交首末班时间,目前首班在6:00前的公交线路已有64条,末班在22:00之后的公交线路已有10条。二是动态调整公交运营班次,合理配置公交资源,已减少与城市轨道交通重复的公交线路班次543个。三是优化公交车辆类型结构,加大中、小型公交车辆购置比例,积极开行微循环公交接驳线路,持续深化“两网融合”。

下一步,我局将指导公交运营企业密切关注公交出行需求状况,结合实际客流,不断优化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线网,持续探索公交运营新模式,适时推出响应式公交等服务,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公共交通出行的幸福感。


南通市交通运输局

2024年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