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太过江隧道建设稳步推进。主线用地和风机临时用地获批,首台盾构机“江海号”正在现场组装,北接线施工图已获批复。张靖皋长江大桥建设加快,北接线正在开展临建设施建设。苏通第二过江通道迎新进展,项目工可获批,大临工程开工建设。
2、南通境内三条高速同年建成。南通至无锡高速公路海门至通州段(南通绕城高速)、洋通高速公路二期、沪陕高速公路江苏省平潮至广陵段扩建工程同步推进、同步建成。全市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564公里,首次拥有八车道高速公路,全市六车道及以上高速公路里程占比从28.4%提高到41.7%,市与县、县与县之间实现高速短直连通。
3、水运江苏”建设深入推进。发布实施“水运江苏”南通方案,加快水运主干通道提级扩能,东灶新河段航道、新江海河船闸工程等关键节点如期开工,双桥枢纽、新江海河段航道等在建工程全速推进,通吕运河大洋港短支进港航道建成通航,发挥效能。横港沙10万吨级粮油泊位、金牛码头区码头一期工程等项目加快推进。
4、铁路项目建设快马加鞭。沪渝蓉高铁南通段建设强势推进。年度完成投资超百亿,累计完成投资近50%,启东客整所基本建成。崇启公铁长江大桥主通航孔及非通航孔钻孔桩全部完成。沪渝蓉高铁南通站已开工建设。通苏嘉甬铁路南通铺轨基地开工建设,宁启铁路南通东站工程建设全面展开,洋吕铁路全线建成并投入运营。
5、南通港集装箱吞吐量创新高。策应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与上港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南通港远洋航线、沿海内贸班轮航线实现零突破。2024年南通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71.9万标箱,同比增长33.1%,增速位于全国主要港口前列。
6、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再添新动力。成功获批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城市。上海、苏州—无锡—南通成功获评2024年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支持城市,深化与上海、苏州、无锡交通部门对接,形成融合发展新局面。吕四港铁路专用线投入运营,南通港海铁联运实现历史性突破。南通市国际货运班列公司揭牌成立,重启中国—阿富汗直达货运班列,打造中亚物流新通道,“宜铁则铁、宜水则水”的综合运输服务格局加快形成。
7、南通机场年吞吐量创新高。兴东机场实现与上海虹桥、浦东两场空管一体化,年旅客吞吐量突破400万人次,创通航以来最高纪录。
8、低空经济高点开局。我市低空起降点体系布局规划编制工作有序推进。结合南通区位特点和低空飞行需求,全市当前共划设300米以下空域14片,空域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
9、四好农村路”建设高质量推进。全年完成建设投资10.3亿元。推进《2024年深化打造农村交通服务乡村振兴2.0工作方案》实施,大力推进21个申报片区打造。联合崇明交委开展八方共建,推进“四好农村路”崇明岛样板片区打造。巩固管养体制改革成效,“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等农路经验2次登上《人民日报》。通州农村公路安全保障在《交通强国简报》作经验交流。
10、绿色出行实效入选省级示范案例。坚持公共交通融合发展和模式创新,积极推进优化完善公共交通线网,通过推行“招手即停”微循环公交和响应式动态公交、探索一站式出行模式等方式,促进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的“两网融合”,加快构建“轨道+公交+慢行”绿色交通圈。2024年12月,先后入选江苏省交通运输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优秀典型案例、江苏省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示范案例。
11、交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成效显著。在全省率先发布“两贷三补”政策解读“一张图”,举办多场政策辅导和银企对接活动。帮助指导企业申报国家再贷款、省级“交运贷”贴息项目58个,贷款需求达31.5亿元;为广大运输企业、车主争取老旧营运车船报废更新、新能源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超长期特别国债补贴额度超1.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