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0286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南通迎接‘地铁时代’到来的建议)
来源: 南通市交通运输局 发布时间:2022-11-03 10:51 累计次数: 字体:[ ]

季小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南通迎接‘地铁时代’到来的几点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为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提升区域人居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我市大力推进以城市轨道交通为骨干的交通基础建设,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大交通格局逐步形成。今年下半年,轨道交通1号线投入试运营后,不仅将进一步加强轨交、公交、长途客运等交通方式的有机衔接,还将串起南通市区三个行政区,对进一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增强市域组团联动、促进区域交流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积极谋划和布局相关工作非常有必要。近年来,我们的主要工作举措:

一、制定轨交相关政策文件

一是制定出台《南通市轨道交通条例》。《南通市轨道交通条例》已于2021年12月2日经江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批准,自2022年2月1日起施行,其中对轨道交通的规划和建设、保护区管理、运营服务、安全和应急管理等方面做了具体的规定,并明确了相应的法律责任。二是研究制定乘客守则、运营服务规范。目前,我局已会同轨道公司起草形成了南通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运营服务规范的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了意见,召开了征求意见座谈会、专家论证会。目前,我们正根据相关意见、建议进一步修改完善征求意见稿,在轨道交通1号线开通前出台两个文件。

二、加强公共交通出行宣传

一是倡导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出行。除日常利用公交站台、电子站牌等媒介进行宣传公共交通出行外,每年9月份组织开展绿色出行宣传月和公交出行宣传周专题活动。2021年公交出行宣传周期间,全市共开展33个主题宣传活动,走进机关、企业、社区等公共场所37个,在全社会营造了关心公交、支持公交、选择公交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强轨道交通法律法规宣传。轨道交通条例、乘客守则、运营服务规范制定过程中均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发放市民调查问卷征集,加强了市民对立法工作的参与度。轨道交通条例出台后通过新闻发布会、短视频、微信推送、在线竞答等方式进行了宣传,乘客守则、运营服务规范出台后将继续做好政策宣传解读,并将乘客守则主要内容张贴于轨道交通运营区域,促进市民文明有序乘车。三是做好轨道交通文化宣传引导。今2月份,轨道公司印发《轨道交通1号线开通宣传引导计划》,该计划结合党的二十大隆重召开和省市相关安排,以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开通运营主线,围绕开通前中后做好系列报道,突出与市民深度互动的营销传播活动,整合并有序开展系列主题活动,为南通城市轨道交通开通运营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强化轨交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

一是加强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沿线人民路、工农路、崇川路等城市主次干道进行综合改造,不断优化路网结构,疏通微循环,提高通行能力。二是加强轨道交通站点接驳设施建设。结合道路整体改造,将在道路沿线的轨交站点周边因地制宜建设接驳设施,主要包括步行设施、非机动车停车场、机动车停车场、共享单车停车区等。同时,拟在轨道交通1号线沿线城港路站、海霞路站、振兴路站三处建设轨道交通、公交接驳站。三是加强配套公交线网优化研究。为配套轨道交通1号线开通,研究编制轨道交通1号线配套公交线网优化方案,从增衔接、强覆盖、降重复三个方面进一步优化公交线网,促进轨交、公交融合发展,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整体服务水平。

四、打造南通特色地铁商圈

一是做好地铁站厅商业开发。南通地铁每个站点均预留可用于商业开发的空间,保证地铁通车时期满足乘客的基本需求。现阶段考虑开发便民超市、自助饮料贩卖机等基础商业,同时结合各站点周边实际设置部分ATM机、自助摄像机、移动充电宝、自助雨伞等。后期考虑在中心换乘站、重点站等设置部分游艺类商业,进一步丰富地下活动空间,为地铁商业带来活力。二是促进站厅商业与商业综合体融合发展。在南大街商圈、青年路商圈、中央商务区商圈设置条式地下商业街,与圆融、金鹰、万象城等主要商业综合体进行相连,实现轨道交通与商业的融通,打造特色亮点地铁商业。

五、重视轨道交通人才培养

一是加深校企合作,订单培养轨道交通应用型人才。轨道公司与南通职业大学、西安铁路职业学院等市内外高职院校建立校企合作关系,采用组建“订单班”的形式由轨道公司委托学校进行培养,累计招录2500余名劳动技能型人才,目前已到岗1800 余人,培养了一批轨道交通应用型青年人才,为两条线路开通提供了人员保障。二是加强人才培养,重视培育技能型产业人才。建立培训、练兵、竞赛、晋级、奖励“五位一体”的技能型产业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在职工技能素质提升上下功夫。同时推进职称制度与职业资格制度有效衔接,打通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成长通道。三是加大政策扶持,大力吸引急需紧缺型人才。大力实施“1555”人才计划,对引进的人才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吸引了一批规划建设、机电设备、地铁运营等领域的精英人才、拔尖人才、青年人才和技能人才,形成专业覆盖较为全面、年龄结构相对科学,具有企业特点、南通特色的轨道交通人才高地。

关于您对地铁版权规范的建议,轨道公司计划调研其他城市的相关做法,研究制定相关制度的可行性,为后续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今后,我们也将进一步会同相关部门、轨道公司积极做好城市轨道交通相关工作,在不断提升城市轨道交通服务品质、更好满足市民出行需求的同时,充分发挥城市轨道交通引导城市空间优化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衷心感谢您对交通运输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南通市交通运输局

2022年8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