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0174号提案的答复(关于构建南通现代综合交通枢纽的对策建议)
来源: 南通市交通运输局 发布时间:2022-11-03 10:50 累计次数: 字体:[ ]

余建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构建南通现代综合交通枢纽的对策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为加快建设“一枢纽五城市”,更深层次对接上海,更宽领域融入苏南,发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支点作用,我市正在建设畅联全国通达世界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奋力打造“北上海”和“新苏南”,努力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通过未来五年的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基本实现现代化,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初步显现。

一、完善规划顶层设计。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和交通运输部等五部门印发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明确南通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围绕“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国际性门户交通枢纽”发展定位,我市编制完成《南通市综合立体交通网中长期规划(2021-2050年)》、《南通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规划“三环五射”高速高速、“十横十五纵”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八龙过江”过江通道、 “三横五纵”干线航道、“两横一纵”高速铁路、“一横一纵”城际铁路、“两横两纵”普速铁路、“一港四区”港口、和“两横四纵”天然气管道布局,规划建设南通新机场与上海两场联动发展,以科学的综合交通规划指导发展。

二、建设空铁客运枢纽。开工建设南通新机场,把新机场打造成为国家重要的区域性航空枢纽。进一步完善机场的集疏运体系,开工建设北沿江高铁、如通苏湖城际并引入新机场。加快推进沪通城际、江海快线、城市轨道的前期工作,形成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及城市轨道多种轨道交通方式接入的综合交通枢纽,打造“轨道上的新机场”。加快构建以新机场站(海门北站)、南通站、南通东站、南通西站等为重点的综合客运枢纽体系。依托北沿江高铁、通苏嘉甬(含如东延伸段)、如通苏湖城际,加快建设如皋西站、启东西站、如东站等综合客运枢纽,提升综合客运枢纽一体化水平,大力发展枢纽经济。

三、加快新出海口建设。围绕“一年开工、两年建设、三年成规模”的新出海口建设目标,重点推进通州湾港区网仓洪和小庙洪等进港航道建设,实现10-15万吨级航道通达洋口、通州湾、吕四作业区,5万吨级航道通达三夹沙、海门作业区。加快推进沿海作业区5万吨级以上码头工程建设,开展30万吨级码头及进港航道前期研究。加快构建铁水联运无缝衔接的货运模式,建成洋口港区至吕四港区铁路联络线工程、通海港区至通州湾港区铁路专用线一期,加快推进通海港区至通州湾港区铁路专用线二期、如皋港区铁路专用线建设。积极促进南通港集团与上海港集团、江苏省港口集团合作,共同运营新出海口起步码头,结合通州湾新出海口集装箱发展情况,进一步巩固加密日韩近洋航线,力争开通国际航线。

四、推进过江通道建设。解决过江拥堵问题,加快过江通道建设,形成“八龙过江”的新局面。开工建设张皋、海太、通沪过江通道,完成苏通第二过江通道前期工作,规划研究崇海、沪崇启城际过江通道。充分考虑通道资源集约利用和环境承载能力,提升通道复合性,统筹考虑铁路、公路、城市道路、城市轨道等不同功能的过江需求,发展多种运输方式共用过江通道。

五、优化提升公路网络。实施高速公路网络化、畅通化建设工程,建成通车沪陕高速公路(平潮至广陵段)扩建工程、南通至无锡高速公路海门至通州段、洋口港至南通高速公路洋口港至如东城区段,开工建设通州湾至常熟高速通州湾至通州段、通州湾至常熟高速通州至海门段。加快建设国省干线织密干线公路网络,推进G345、G228、G328海安段、S226、S222等项目建设。市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在行政区划调整的背景下,统筹考虑崇川区、通州区、海门区各组团之间的联系,提出构建“两环七横七纵”的新一轮快速路网总体框架,城建部门正在加快城市快速路建设。

六、加强重大项目要素保障。“十四五”期间,南通将围绕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目标,加快实现交通基础设施现代化。我们将积极争取国家、省级对公益性基础设施的倾斜支持力度,争取专项债支持南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股权投资+施工总承包”等融资模式探索(南通至无锡高速公路海门至通州段已采用),吸引民间资金等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做好与国土空间、生态环境等规划的衔接,加强重大交通项目用地、用海等保障,扎实推进项目建设。

衷心感谢您对交通运输事业的关心与支持!


南通市交通运输局

2022年8月17日